【流浪動物悲歌】 | 公益活動 | 米雪

五月的台灣,已逐漸開始感受到炎熱,人們可以躲到室內吹著冷氣避開毒辣的陽光,然而,路上滾燙的柏油路卻讓流浪在外的貓狗苦不堪言,無處可躲。
   
在外流浪、無家可歸並非牠們所願,要忍受風吹雨打、飢餓受凍,努力讓自己不受其他流浪貓狗欺侮;要躲著對牠們懷有惡意的人類,有時候稍有不慎,便可能命喪輪下,或者採到捕獸夾,傷重殘廢。若被不喜流浪狗的居民通報了,便會被抓進動物收容所,然而收容所的環境,卻是加速生命消逝的地方。狹小的籠子關著大批的流浪犬,由於環境壅擠,衛生條件不佳,更容易讓犬瘟互相傳染,狗兒的情緒也容易變得不安、暴躁,進而打架咬傷彼此。
捕獸夾救援文章二_resized.jpg
被捕獸夾夾住的浪浪 (圖片來源:相信動物協會)

當收容所容納的數量有限,新的狗兒又源源不絕地被送進來,早期政府採取的方式便是只能將犬隻安樂死。而在2017年2月台灣「流浪動物零安樂死」政策上路之後,收容所自此禁止撲殺犬貓。若沒有適當的配套措施,這樣的策略,只會讓動物們的痛苦沒有終止的一天。要解決因零安樂死政策造成動物收容所超量的狀況,除了鼓勵民眾認養領養之外,「TNR」也變成相當重要的一環,也就是「捕捉(Trap)」、「絕育(Neuter)」、「原地放回(Return)」。
文章二_resized.jpg
TNR過程的「誘捕」(圖片來源:相信動物協會)

對於浪浪,要懂得對症下藥
農委會統計,至2015年,台灣有將近13萬隻的流浪犬。台灣懷生相信動物協會提出,這些浪犬的來源大致可分為三種:在街頭出生長大的野犬、鄉下地區常見的放養犬,以及被棄養的棄養犬。野犬在街頭出生,個性機警也不親人,最需要花心力誘捕;而在鄉下地區常見的放養犬,則是有飼主定期餵食,但讓牠們在野外自由移動,這樣的情形在台灣各地區相當多,也需要向主人溝通絕育的重要,以免當地的犬隻數量越來越龐大。最後是被棄養的犬隻,牠們個性通常較為溫和,也最沒有謀生技能,因此被誘捕時通常會先掃描身上有無晶片,並為其做完絕育手術之後,讓相關送養團體為牠們尋覓新主人。
文章二放養_resized.jpg
放養犬(圖片來源:相信動物協會)

當野犬、放養犬做完結紮手術並被放置回原地後,牠們的地盤性可以阻止新的浪犬進入這個地方,這批浪犬也不會再繁衍下一代,除了可以與人和平共享生活空間之外,更重要的是,可以達到控制此地浪犬數量的作用,也不用再被送到已飽和的動物收容所。
因此當我們看到路上的流浪犬耳朵被剪了一角,像是被做了記號一樣,其實那不是被虐待,也不是打鬥受傷,而是代表那隻狗已經被做了絕育手術,也施打過疫苗,沒有發情期的狗兒不會為了爭奪交配權群聚打架,或為了標示地盤隨地大小便,有了愛心志工的協助,牠們可以在這裡生活到終老。
原放文章二_resized.jpg
TNR過程的「原地放回」(圖片來源:相信動物協會)

付出不難 試著跨出那一步 
致力於為浪犬TNR且行之有年的相信動物協會,從台北市、新北市、基隆開始,一個地區一個地區的訪查、統計、結紮,為的就是讓狗兒能夠在一個地區與人們和平相處,從而降低台灣的流浪犬數量。他們的中繼站每個月約可結紮達200隻浪犬,當誘捕來的狗兒待在中繼站等待結紮、術後恢復時,仍然需要志工們的細心照顧與餵養。若您也認同用結紮結束狗兒的流浪及生育苦難,請一起加入幫助協會的行列,閒暇時間可以一起擔任協會的志工,也可以用認捐飼料的方式,給在中繼站的浪浪基本的溫飽,一起用行動支持,為浪犬貢獻力量!

愛心認購飼料連結https://goo.gl/Xc8Hai